2025年05月14日 18:01
来源:MN
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消息,近日,全球航运巨头达飞集团(CMA CGM)董事长鲁道夫·萨德(Rodolphe Saadé)旗下家族控股公司Merit France宣布,已收购法国百年电影巨头Pathé 20%的股份,交易金额未公开。此举不仅宣告萨德家族传媒帝国的新版图再度扩容,更以航运资本强势注入文化产业的激进姿态,掀起行业对 “硬实力与软实力协同” 战略的深度审视。
百年影业的资本突围战:从胶片帝国到流媒体战场
诞生于 1896 年的 Pathé,是全球第二古老的电影企业,曾以 “Pathé 新闻周报” 垄断早期全球影像传播,更在 20 世纪构建起涵盖设备生产、影片发行、院线运营的垂直帝国。如今面对 Netflix、亚马逊 Prime 等流媒体巨头的冲击,这家拥有 2.3 万部电影版权库的百年老店正经历 “数字中年危机”—— 其自建流媒体平台 Pathé+ 用户数不足千万,海外收入占比停滞在 28%。萨德家族的注资,表面是为其流媒体转型和国际化扩张输血,实则是用航运资本的 “全球港口网络” 嫁接文化产业的 “内容分发链”:达飞在全球 420 个港口布局的物流节点,未来可能成为 Pathé 电影落地新兴市场的 “文化中转站”,而集装箱运输的标准化流程,或将被移植到影视内容的工业化生产中。
萨德家族的传媒野心:从 “港口帝国” 到 “舆论舵手”
这起并购绝非孤立事件。早在 2019 年,萨德家族便以 10% 股权入股法国第二大商业电视台 M6,随后将《普罗旺斯日报》《BFM 新闻》《RMC 广播》等媒体纳入麾下,构建起覆盖 “纸媒 - 电视 - 广播 - 数字媒体” 的传播矩阵。此次染指 Pathé,标志着其传媒版图从 “信息传播” 向 “文化生产” 的核心地带渗透。更值得注意的是资本来源的 “海运底色”:达飞集团在疫情期间凭借集装箱运价暴涨积累的超额利润,正通过家族控股公司 Merit France 持续注入文化产业,形成 “港口利润反哺文化投资” 的独特模式。这种 “硬实力 + 软实力” 的组合拳,本质是用航运业的全球化网络赋能文化产业的全球扩张,试图打造 “货物运输与文化输出” 的双轮驱动帝国。
行业观察者的深度叩问:当集装箱思维统治银幕
在萨德家族 “推动法国电影全球传播” 的承诺背后,隐藏着航运资本对文化产业的潜在改造:
商业逻辑对艺术规律的侵蚀:航运业的 “规模效应”“成本控制” 思维,可能导致 Pathé 减少对小众文艺片的投入,转而追逐高回报的商业 IP——2024 年 Pathé 立项的合拍片占比已升至 65%,创下历史新高。
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达飞的全球布局要求文化产品适应 “标准化消费”,但法国电影的核心竞争力恰恰在于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和本土叙事,这种矛盾或将考验 Pathé 的内容定位。
资本权力的集中风险:当一家企业同时掌控全球海运物流与多国媒体话语权,其对公共议题的影响已超越商业范畴。在欧洲强化反垄断监管的当下,这种跨行业资本集中是否会引发新的监管风暴?
在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看来,这场跨界并购的本质,是全球化时代 “重资产资本” 对 “轻资产价值” 的强势渗透 —— 用港口赚来的钱购买文化话语权,用集装箱的运输网络铺设内容传播渠道,用海运业的 KPI 思维重塑艺术生产逻辑。然而,文化产业的核心魅力在于其不可复制的创造性与多样性,这与航运业追求的标准化、规模化天生存在基因冲突。当 Pathé 的镜头开始对准集装箱码头,当 M6 的新闻开始为达飞的环保政策背书,我们不得不警惕:资本的巨轮是否正在碾碎文化生态的多元图景?这场 “海陆协同” 的传媒实验,最终是成就一个横跨产业的商业传奇,还是埋下文化同质化的隐患?或许,真正的考验不在于资本的跨界能力,而在于能否在商业理性与艺术感性之间,守住那道最珍贵的防火墙。
新闻线索、商务咨询
联系邮箱:info@mnavigat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