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资讯

“世纪联姻”!BP与壳牌要合并?

2025年03月05日 23:45 来源:石油圈

1741189389295042.jpg

近日来,一则重磅消息席卷全球能源界——投资银行正积极撮合BP与壳牌(Shell)合并,试图打造一个市值近3000亿美元的“英国国家能源航母”。

虽然目前尚未有来自BP和壳牌本身的确认信息,但这场合并的传言已经引起了全球石油行业的广泛关注。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场可能的“世纪联姻”,不仅是两家百年石油巨头的命运转折点,或许也会成为全球能源权力洗牌的关键变量。

01. 危机中的BP

BP的困境早已不是秘密。2024年,其基础重置成本利润同比暴跌35.6%,股价在过去一年下跌2%,市值仅剩740亿英镑,不到壳牌的一半。更致命的是,激进投资者埃利奥特(Elliott)的入场——这家以“搅动变革”闻名的纽约基金已持有BP近5%股份,成为第三大股东。埃利奥特的入主直指要害:剥离低碳业务、出售高估值资产、聚焦传统油气以释放现金流。此时的BP,像一艘在风暴中漏油的巨轮,亟需一根救命绳索。

1741189459772794.jpg

而壳牌的表现则显得游刃有余。尽管同样面临行业寒冬,其市值仍高达1640亿英镑,过去一年股价逆势上涨9%,自由现金流达395亿美元,甚至连续13个季度回购股票。这种反差让合并的逻辑显得顺理成章:壳牌需要规模,BP需要输血。若交易达成,新实体市值将超越雪佛龙,直逼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第二大的非国有石油公司。

02. 合并的诱惑

石油行业正经历一场“规模崇拜”的复兴。施罗德投资的格雷厄姆·阿什比直言:“在资本成本高企的今天,没有规模就意味着无法盈利。”合并后的BP-壳牌将拥有18万名员工,整合伊拉克、墨西哥湾等地的勘探项目,并形成覆盖全球的贸易网络。这种协同效应可能每年节省数十亿美元成本,尤其在炼油利润率跌至2020年最低点的背景下,规模成为抵御风险的铠甲。

但更深层的驱动力,藏在能源转型的夹缝中。两家公司近年都在收缩低碳投资:BP放弃2030年减产目标,壳牌退出多个风电和氢能项目。合并或许能让它们以“抱团”稀释转型风险——将新能源的试错成本分摊到更庞大的传统业务现金流中。这种策略看似保守,实则暗含精明:在油气仍是现金奶牛的窗口期,用规模优势维系传统业务利润,同时观望技术路线明朗化。

03. 反垄断与地缘政治

然而,这场联姻绝非坦途。反垄断审查首当其冲。美国司法部曾以“可能抑制竞争”为由阻止哈里伯顿收购贝克休斯,而BP与壳牌合并后,仅在英国加油站市场就将占据超三分之一份额。可能的妥协方案是“选择性合并”——保留独立品牌但整合上游资产,或剥离美国页岩油、润滑油业务(如BP旗下的嘉实多)。这让人联想到2014年壳牌收购BP的传闻,彼时因油价暴跌和管理层抵触无疾而终,但如今BP的弱势地位可能让交易窗口重启。

地缘政治则是另一重变量。俄乌冲突后,欧洲能源自主的诉求空前强烈。英国政府可能乐见本土能源巨头的诞生,但美国的态度不明——若合并削弱美资石油公司竞争力,白宫或将予以施压。

1741189475216796.jpg

04. 行业变局

这场合并若成真,将掀起连锁反应。首当其冲的是欧洲能源格局——挪威国家石油公司(Equinor)与壳牌刚合并北海资产,若再吞下BP,欧洲油气版图将彻底改写。埃克森美孚与雪佛龙可能被迫加速整合以维持优势,一场全球石油业的“巨无霸竞赛”或将开启。

更深远的冲击在于能源转型路径的选择。合并后的巨头可能放缓可再生能源投入,转而通过资本集约化延长传统能源生命周期。Equinor已经宣布未来两年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将减少50%。这种“逆潮流”策略虽受短期股东欢迎,却可能让欧洲在碳中和竞赛中落后——当道达尔聚焦电力、埃克森美孚押注碳捕获时,BP-壳牌或成为旧能源秩序的“最后守墓人”。

回望石油史,合并与分裂总在周期中轮回。20世纪初,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帝国因垄断被拆分;百年后,埃克森与美孚的合并又缔造了新寡头。BP与壳牌的联姻,恰是这种周期律的延续——当行业进入低增长、高成本阶段,抱团取暖成为生存法则。

或许,这场交易的最大启示在于——石油行业的游戏规则正在改写。未来的赢家不再是储量最大的公司,而是最能平衡短期生存与长期转型的“战略舞者”。无论合并能否落地,BP与壳牌的抉择都将为全球能源史写下意味深长的注脚。

新闻线索、商务咨询

联系邮箱:info@mnavigatin.com.cn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