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优秀的船东,往往会以长价值视角来看待行业发展,提前布局,未雨绸缪。
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消息,2025年4月29日,中远海控控股子公司东方海外的十四家全资附属公司分别与南通中远海运川崎或大连中远海运川崎签订合计十四份造船协议,以每艘2.2亿美元(折合约人民币15.85亿元)的价格合计订造14艘18,500TEU型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本次交易总价为30.8亿美元(折合约人民币221.89亿元)。
中远海控(601919)表示,本次交易符合本集团稳步提升船队运力、实现长期均衡发展、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及持续推进集装箱运输业务全球化发展的长期发展战略。本次订造船舶用途众多并适合在多种贸易航线及码头作业。随着本次订造船舶加入船队,中远海运将在全球服务网络中实现更均衡的发展并提升在传统及新兴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另外一方面,本次订造船舶可逐步替换老旧船舶,将有助于优化本集团的船队结构。并且,本次订造船舶将搭载绿色燃料技术(如甲醇双燃料发动机),将体现中远海运对全球节能减排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支持,并响应客户对零碳供应链的需求。
此外,单船平均集装箱箱位增加将带来规模经济效益,使单个集装箱的成本随之降低,并提升中远海运的运营成本竞争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当该笔订单全部交付之时,如果中远海控仍维持目前的租赁船队规模,届时中远海控的运力规模将来到约450万TEU。
中远海控也在公告中指出,本次交易存在包括融资风险及航运市场波动在内的潜在风险,但鉴于中远海控近年的现金流及债务水平,公司对船舶的战略性部署,未来可根据市场情况灵活延长或终止部分本集团船舶租赁以调整运力,本次交易所涉相关风险合理可控,且本次交易所产生的风险水平较与独立第三方造船厂进行交易所产生的风险相若。
中远海控表示,本次订造船舶交付后,本集团的固定资产将增加;同时取决于本次交易资金来源中内部资源和外部融资的比例,流动资产将会减少,而长期负债将会增加。
此外,中远海控强调,交易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产生不利影响,亦不会因造船协议本身对公司的盈利造成直接重大影响。本次订造船舶交付后,预计该等船舶将投入中远海运的主营业务从而产生收入,并提升本中远海运的运营效率和能力、促进公司商业发展,继而进一步为中远海运长远盈利基础作出贡献。
同一时间,中远海控(601919)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业绩,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79.60亿元,同比增长20.05%;营业成本人民币422.83亿元,同比增长8.66%;实现息税前利润(EBIT)人民币165.78亿元,同比增长66.17%;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32.30亿元,同比增长72.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16.95亿元,同比增长73.12%。
此外,集装箱航运及港口业务保持稳健态势。其中,集装箱航运业务完成提单箱量648.1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53%,实现航运业务收入人民币558.83亿元,同比增长20.07%;码头业务完成总吞吐量3574.8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48%,实现码头业务收入人民币27.67亿元,同比增长16.06%。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远海控(601919)在公告中指出,该公司财务状况健康,抗风险能力强。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进一步降至41.9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人民币150.62亿元,同比增长69.49%,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到人民币1866.99亿元。
另外据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了解,除了关税的直接冲击,美国对中国关联船舶征收的港口费,也将成为影响集装箱市场的关键变量。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宣布的新港口费用政策即将生效,全球航运业迎来了一场新的风暴。原本草案中的严苛提案让各大航运公司倍感压力,但最终版本的“缩水”方案为大多数运营商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然而,对中国的航运企业,特别是中远海运集团与招商局集团而言,这场风暴带来的挑战尤为严峻。
根据世界航运理事会(World Shipping Council,简称WSC)委托S&P Global进行的最新分析报告,集装箱和滚装船为代表的班轮航运业每年为美国经济贡献1.1万亿美元。WSC的成员公司运营着全球90%的班轮航运运力,这其中包含了滚装公司和集装箱航运公司。根据S&P Global的研究,这一行业在美国支持640万个工作岗位,而与港口活动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则支持了超过63万个工作岗位。
这些数字背后,是班轮航运业对美国经济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如果贸易战持续升级,班轮航运业的运营成本将大幅增加,物流效率下降,进而导致商品价格上涨,最终影响到消费者和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
不仅如此,在关税叠加301情况下,全球航运产业面临的复杂政治环境使得一些航运企业对中国的造船厂产生了顾虑。尤其是在美国政府推动限制中国制造的政策背景下,许多国际航运公司选择将订单转向其他国家的造船厂。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周期性行业中的巨头公司,在行业繁荣大年份之后,都想转变传统顺周期经营理念,弱化周期性,打造一个能够穿越经济周期的稳健可持续经营模式。那么造船,扩大自有船队规模,在不确定性的当下,是一个非常确定且稳健的操作,面对航运市场的高风险、高杠杆、长周期来讲,唯有造船才是王道。
事实上,航运业在中美贸易战的阴云下,班轮航运业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连接着全球供应商和消费者,其在保持物流效率和高货运利用率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商品成本,还能减少排放。然而,贸易战带来的关税壁垒和港口费用的上涨,可能会对这一依赖全球化的行业造成深远影响。
时间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
首先,航运业的真实面目其实是“牛短熊长”,能让航运公司日进斗金的时间,只有需求供给大于运力供给时出现瓶颈的那段短暂窗口期,其余大部分的时间都将在亏损、微亏、微赚的平淡岁月中度过。
而事实上,在过去2-3年中,行业格局加速重构,国际局势动荡、全球经济疲软,只有航运业这个曾经不被看好、不被关注的产业是唯一正增长并且是有利可图的行业。
换言之,尽管当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不论风险与影响有多大,中远海运只要拥有可靠的船队服务与充足的运力,必将会在“困境”过后兑现行业受益。
更直接的说,现阶段中远海运船队结构如不尽快做出调整,其老旧船的影响将会持续被放大。
漫航观察网(MNavigation)看来,在当前复杂的局势下,中远海控通过东方海外下新船订单展示出对未来坚定策略布局,一方面面对301制造打压中国造船,新造船订单提振集团旗下船厂的信心,另一方面提振班轮公司信心,往大了讲是中国船东对中国造船业的信心十足,面对美国霸权且不讲道理港口附加费,货运市场运力过剩的风险没有减退的情况下,可以说,全球航运与贸易格局的变革已悄然拉开帷幕,正如WSC主席所言:“在全球经济风雨飘摇之际,班轮航运业将继续发挥其桥梁作用,连接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未来的日子里,班轮航运业必将在全球贸易的舞台上,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扫码联系报告负责人,订阅漫航观察
(MNavigation)最新市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