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1日 00:23
来源:航空旅
航空旅(FlightGlobal)消息,由于经济前景疲软以及关税和最低限度禁令的影响,航空货运增长率预测已被大幅下调。 随着5月2日中国最低限度豁免期限的临近,关税政策的收紧以及“最低限度”关税豁免的取消,如同两把利刃,深深刺痛了这一本就脆弱的行业神经。
贸易数据服务公司(TDS)年初对航空货运量增长的美好憧憬,在现实的重锤下化为泡影。原本预计的3.5%至7.4%的增长区间,如今被残酷地砍至-0.1%至0.7%。这一巨大落差,无疑给行业敲响了警钟。其背后的罪魁祸首,正是全球经济前景的疲软以及美国“最低限度”规则变化所导致的跨太平洋航空货运量可能损失约三分之一。
从更长远的五年增长预期来看,航空货运同样不容乐观。TDS将增长预期从2.8%至5.5%大幅下调至2.2%至3.6%,这主要归咎于美国关税政策和“最低限度”豁免的丧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紧随其后,将贸易增长预测从约3.2%降至2.8%,进一步印证了全球贸易环境的恶化。
美国市场受冲击,货运格局生变
美国作为国际航空货运的重要市场,占据着约17%的国际航空货运量和三分之一的亚洲货运量。然而,“最低限度”规定的结束,让美国航空货运量在今年面临高达75%的损失。尽管TDS预测此后将与整体市场同步增长,但短期内美国市场的动荡不可避免。
与此同时,货运流向也在发生微妙变化。尽管今年以来前往美国以外目的地的客流量增长有所加快,但并不意味着货运量会大幅转向其他市场。中国内地和香港至美国的客运量连续四周下降,环比降幅达7%,总客运量同比下降16%。而亚太地区至美国的整体客运量则因越南、台湾、泰国和日本等地的出口增长,仅下降3%。这种区域性的货运格局变化,给航空货运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运费与货运量双降,行业压力倍增
运费和货运量的下降,是航空货运业当前困境的直接体现。WorldACD数据显示,第16周亚太地区货运吨位下降4%,运费下降3%。今年与去年复活节期间相比,全球计费重量环比下降5%,但运费却在上涨;而今年运费下降6%,且运费水平也在走低。
从具体航线来看,从中国大陆和香港到美国的平均运费在连续七周上涨后下跌5%,至每公斤4.72美元。东南亚地区货运量虽有增加,但从越南、新加坡、台湾到美国的运费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亚太地区到美国的运费也下跌8%,至每公斤4.93美元。这些数据无不表明,航空货运市场正面临着严峻的压力。
新流程或引混乱,航空货运雪上加霜
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预计将于今日晚些时候发布处理以前“最低限度”货物的新流程,但这一举措却引发了行业的担忧。一些分析师警告称,新流程可能造成混乱,对空运造成更大影响。
Trade Force Multiplier首席执行官、前CBP/联邦快递高管辛迪·艾伦在“货运买家俱乐部”播客中直言,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混乱的时期,不仅物流供应商,美国乃至全球的进出口商都将受到影响。她以一条来自中国的涤纶连衣裙为例,指出5月3日之后价格将上涨168.50%,这对美国企业来说大多不可行。
关税计算是新流程面临的一大难题。尽管多年来这一过程已实现自动化,但CBP的ACE系统“在计算关税方面一直举步维艰”。此外,用铝制成的商品必须标明其铸造和冶炼地,这无疑增加了报关的复杂性。而新流程的测试和整合通常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ACE系统却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工作,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更糟糕的是,ACE系统无法同时计算两种以上的税率,导致报关行只能手动计算,而此时报关行又人手不足。与此同时,国土安全部的很多人刚刚收到鼓励提前退休的信,这种人员短缺与新流程推行的双重压力,让航空货运业雪上加霜。
在航空旅(FlightGlobal)看来,关税政策和“最低限度”豁免的取消,不仅损害了他国企业的利益,也让美国自身航空货运业深受其害。只有通过合作共赢,才能稳定全球贸易环境,促进航空货运业的健康发展。否则,航空货运业将在贸易摩擦的泥沼中越陷越深,难以迎来真正的春天。
本文编译自Theloadsta的《US Customs chaos means 'more downside risk than upside potential' for air cargo》。
相关合作联系方式:FlightGlobal2028
新闻线索、商务咨询
联系邮箱:info@mnavigatin.com.cn